Page 105 - 温州市“惠企政策”汇编
P. 105
惠企政策汇编
102
三、加快新产业发展壮大
(一)智能装备领域。加大中低压电气、电网设备、核心装置和新兴配套设施
等领域产品智能化改造力度,推动电气产业集群向世界级智能电气产业集群升级。
积极培育引进一批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项目,形成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配套产业链协
作体系。大力发展激光光电、北斗产业、印刷包装、食品制药、鞋服加工、流体控
制等领域智能装备,推广应用 C2M 模式,推动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精密化发展。
(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
(二)应急安全领域。打造“中国温州安全(应急)产业园”,集聚监测预警、
预防防护、处置救援、应急服务领域企业,培育发展产业集群。依托浙江安防职业
技术学院等高校力量,构建产品研发与检测检验平台,开展重大项目研究,争取先
进技术应用与试点示范,推动相关产品和技术纳入国家产业推广目录。推动应急技
术在防汛抗台、危房管理、消防安全、公共卫生等领域广泛应用。(责任单位:市
应急管理局、市投资促进局、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三)医疗康养领域。全面推进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建设,依托温州医科大
学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院等平台,加快 AI 医疗产品、基因检测试剂、医疗
器械等产品研发,打造“中国基因药谷”“中国眼谷”,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原创
新药、食品制药设备、替代类食品等新产业。培育健康体检、健身塑型、整形美容
等健康产业,推进医疗与养老机构深度合作,推动医养结合、康养融合。(责任单位:
市经信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温州医科大学)
(四)交通物流领域。依托国家综合物流信息平台,加快推进综合保税区、跨
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浙南闽北赣东进口商品集散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积极创建商
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加快建设一批临港工业、物流中心、仓储保税、出口
加工等港口产业综合体,积极创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强仓储智能化配置、传
感网应用,探索人机协同、无人承运配送新模式,深化国家快递示范城市建设。培
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的龙头骨干物流企业,积极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责
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邮政管理局)
(五)能源化工领域。重点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清洁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
谋划建设浙南 LNG 登陆中心,打造临港石化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核能、风电、潮汐
能、抽水蓄能项目,不断推动新能源与高端装备制造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瑞浦动力
电池储能项目、苍南绿能小镇,全力打造全国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加快布局泛在电
力物联网,着力打造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效服务、电力大数据等新型能源生态圈。(责
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温州电力局)